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

「辰夆加油。」
「加油」這句話,基本上不是在比賽前,就是在考試前聽到,但跟一個人校內政改關注組召集人說一句「加油」,到底意義何在呢?
我認為是認同他的理念,希望他繼續努力。而我的理念是甚麼?就是喚醒同學對政改,甚至社會的關注。正如我曾經寫道,「朋友有難,你會拔刀相助;如今香港有難,但你選擇沉默?」香港不但是我們的根,也是我們的家。我多麼的想這個家政通人和,而不是有著各種社會運動、甚至公民抗命,但,是誰把我們推向死角?面對「不義之法」,面對這個「邪惡的制度」,難道我要選擇聽命和服從嗎?甘地說得好,「不能聽命於邪惡制度,良善的人應該自己的靈魂反抗,否則就是助紂為虐」。其實同學的每一句加油,或許是同情,但更有可能的是認同我對政治、對社會的關心,時針轉了大半週仍然鍥而不捨,做著與政改關注組相關的事情,不斷向目標邁進。
除了對外的壓力,自身的壓力也很大。不論與校方「協商」,還是事務與學業之間的平衡,都令我無力感越來越重。校方的拙拙逼人和施壓,繼而引起關注組內部不滿。「先安內後攘外」,問題幸而解之。正當我以為可以喘息,結果還要應付學業。其實很多時候,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。自問時間管理較差,再加上補習班,溫習和應付功課的時間自然不足。畢竟,有得必有失這個機會成本的詛咒,任誰也不能把它解除,但起碼,我選取了最高價值(value)的選項,無悔。我只好以「加油」二字自我勉厲。
「罷課不罷學」拉開了序幕之後,從成立關注組,到建立專頁、招攬「有志之士」、撰寫並發信給校方要求會面等,應接不暇。但工作仍接踵而來,例如佈置展板、撰寫各種書信、與校方「協商」等。身心俱疲之下,令我從「迫不及待」,變得有點「迫不得已」,也曾經萌生消極的想法:「既然你們不理政治,那麼就等待被政治的怨靈來追魂奪魄吧,『道不同不相為謀』」。現在回想,這想法還真「憤青」。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,教育就是以生命影響生命,更何況,我要對付的,是這個「邪惡的制度」,而不是此制度下的任何人。與校方反目成仇,偏離原來路線,無助事情發展,必先以大局為重。
白馬過隙,我的愛情哲學也隨著的歲月催磨而改變。以前,雖然喜歡「挑戰高難度」,但也會先作評估。追不到手,距離太遠的,也不會去嘗試。現在,雖然知道必敗無疑,但不到「黃泉」心不息。為了表達愛意,甘願輸得轟轟烈烈。因為青春,要無悔;因為青春,就該這樣用。即使輸得轟轟烈烈,我仍可以寫一部扣人心弦的自傳。
最後,「成皇敗寇」這個自然法則,我是認同的,但起碼那個「寇」,曾經「力陳已見」。我不介意你支持建制派,但我想說明一點,現實不是通識科考試,我們經過獨立思考,必然會有傾向或立場,而現在的香港人,作「不必要的沉默」,不作思考,把政治拒之門外,最終,必然在「沉默中滅亡」。
我們學生為你們踏出了第一步,剩下的道路,需要香港人團結一致,才能走下去,加油。
後記:昨天看到那位身體不適的學妹,就未能參與表示歉意,聯想起「我城有病」這句話。不同的是,她有抵抗力和藥物擊退痛魔,但「我城有病」,卻是「心病」,學生完成了「第一個療程」之後,就要看大家,看香港人了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 
Toggle Footer